1943年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出现的新秧歌运动,其音乐部分充分吸收了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。运动中涌现出第一个新秧歌剧《兄妹开荒》,音乐诙谐明朗,既有陕北民间音调的特色,又有新的时代感。此后出现的《夫妻识字》《货郎担》等,都具有剧情简单、角色较少的特征。由专业工作者创作的《牛永贵挂彩》《冯光祺除奸》《周子山》等,剧情较为复杂,角色也较多。1945年4月公演的歌剧《白毛女》,在音乐方面借鉴、运用了西方歌剧中的表现形式,又吸收了民歌、小调以及河北梆子、陕西秦腔等北方民间音乐的元素和中国古典戏剧的歌唱、吟诵、道白相结合的传统,开启了中国新歌剧创作的先河。
尽管抗战时期条件艰苦,困难重重,作曲家们依然在大型合唱曲及管弦乐、室内乐、小提琴及钢琴独奏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冼星海的《黄河大合唱》,郑律成的《八路军大合唱》,吕骥的《凤凰涅槃》,李焕之的《女大大合唱》,郑志声的《满江红》,以及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《绥远回旋曲》,马可的管弦乐《陕北组曲》,贺绿汀的管弦乐《森吉德马》,贺绿汀的钢琴曲《晚会》,刘北茂的二胡曲《江汉潮》等,无不充满爱国激情,气势磅礴,催人振奋,在艺术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