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穆宗隆庆四年(1570年),俺答汗入贡标志着东北亚局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长城东段的战乱渐少,大明、蒙古、女真都迎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阶段。明神宗“万历三大征”更是女真崛起的黄金机会,就在这时,李成梁来到了辽东战场。
李成梁,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,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(1526?1615年),辽东铁岭(今辽宁省铁岭市)人。李成梁本有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军职,但怀揣着进士梦奋战科场多年,可惜直到四十岁都没上演范进中举,只好放弃理想,参军报国。从李成梁身上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卫所制度己经崩坏。唐宋兵制是国家出钱招募公民自愿来参军,明朝则出现了很大倒退,设计了一套军户卫所制,即一些国民被划定为军户,世袭军职,每一代固定出一个男丁来承袭这个军职(当然,这个所谓的军职大多是普通士兵)。每百户编为一个百户所,数个百户所编为一个千户所(共1200户),数个千户所编为一个卫所(共5600户),数个卫所编为一个都指挥使司。全军的每个职务,上至指挥使,下至百万士兵,理论上都是世袭的,一个人离职了他儿子接着干,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。这是和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严重脱节的制度,由于市场上有找到更好工作的机会,很多人并不承袭祖传的军职,比如像李成梁这种,不但不承袭军职,朝廷还允许他参加科举。要是他考上这一户的兵源就自动消失了,要是他考不上一直考或者出去找工作了你也拿他没辙。明中后期兵源紧张,朝廷只好重启募兵制,但明朝又没那么多钱,所以呈现出一种兵制完全崩溃的惨状。而来当兵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人,来也是来吃军粮混日子的,兵源数量和质量都极低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人既然只是把当兵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,那他们的目标取向是保家卫国还是赚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