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经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组的《一个人与一座城市》的摄制,我诉说的当然是北京,在家里用光盘看样片时,我儿子不禁啧啧赞叹,因为镜头里出现了在地坛拍摄的镜头:蓝天下,朱红的墙体,明黄的琉璃瓦,墙后是波涛般的古柏绿冠……但愿那一刻,他和我一样,也成为珍爱以红、黄、绿“三原色”为象征的,维护北京传统审美意蕴的,那个社会群体中的一员……
§玲珑
北京鼓书的传统段子有《玲珑宝塔十三层》,整个段子有绕口令的性质,把一座十三层的宝塔一层层加以形容,听来耳爽心悦。每次听这个段子,我脑海里就显现出某些曾登临或仰观过的宝塔。有的佛塔,未必有多高,底座也未必有多宽阔,但给人的印象,绝无玲珑感。有的佛塔颇高,底座也颇宽阔,属于大体量的建筑,却能给人以玲珑的印象。开封铁塔就是一例。当然,这主要是塔的高度与圆锥形底面周长的比例较大所致。但问题也并不那么简单。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,其高度与底座周长未必多么悬殊,远望过去,与开封铁塔全然异趣。倘若说开封铁塔会引出“楚王爱细腰”的谐谑,那么,北京天宁寺塔可能反会派生出“唐妇腴为美”的幽默。天宁寺塔玲珑不玲珑呢?欣赏一座建筑,也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所谓印象,虽因客体刺激而生,毕竟是主观上的产物;但若能把主观上的印象之所以产生说出个道道来,即使是外行话,也许还是对建筑师们多少有些个参考价值吧。我想说的是,在我眼里,体态丰腴的北京天宁寺塔,也有一种玲珑感。这玲珑感的产生,不是像开封铁塔那样,基于塔体的苗条,而是因为设计它的建筑师,在塔体各层密檐的布局上,善于化解其塔体的丰腴,那些精美绝伦的翘角密檐,不是均匀地、机械地分布在塔体上,而是极富韵律地、灵动地,仿佛祥云呵护般地,环绕着那巍峨的塔体,因而我在审美过程中,竟对这并不苗条的建筑,产生出了玲珑感。这就不能不赞叹我们中国前辈建筑师的创美工力。不要以为,玲珑仅仅是胡同民宅或园林小品的属性,我们中国前辈建筑师在宫室神坛的设计中,也不是一味地雄浑肃穆,像基本完整保留至今的北京紫禁城,那四个角楼的设计,显然就是刻意要以玲珑的美学意趣,来为紫禁城那中和韶乐般的主旋律,通过“配器”来增添一些柔美缱绻的味道。